琴道与天道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3626 日期:2014-12-23 宋代朱长文《琴史》中通过师文习琴的过程,给予古琴艺术道与器、道与技之关系一个很好的概括:“夫心者道也,琴者器也。本乎道则可以用于器,通乎心故可以应于琴……故君子之学于琴者,宜工心以审法,审法以察音。及其妙也,则音法可忘,而道器具感,其殆庶几矣。”可见在中国古人那里,习琴、操缦从根本上讲是心得以通“道”的一个途径,如果“道”不通,纵然如师文先前“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也仍然不能领会其真谛,达... 详细>>
中国琴学与美学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3368 日期:2014-12-16 说到古琴,包括大多数中国人在内的人对它基本没有认识,略有音乐知识的人也时而会将它与古筝相混淆。这也难怪,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尽管延续发展几千年,但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人修身的艺术,而非公众性的娱乐表演艺术而存在,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悦己之心而非悦人耳目。所以在今天来说,名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不知是它的幸运还是不幸,幸运是因为它毕竟受到了重视保护,不至于消亡;不幸的却... 详细>>
近代时期的琴人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3228 日期:2014-06-12 张椿(约公元1779——约1846)字大年,号鞠田,昭阳人,工书画,善度曲,尤精于琴。他最突出的特点是:敢于把民间流行的音乐作品谱成减字谱。收入《张鞠田琴谱》中的,有根据花鼓、道情、《跌落》、《劈破玉》、《四大景》、《四美具》、《傍妆台》、以及昆曲《冥判》、《写本》等改编的琴曲。在他以前,虽也有不少琴曲和民间音乐有着密切联系,但是象他这样大量地、直接运用民间音乐还是罕见的。他发现并指出传统琴谱的缺点,认为... 详细>>
溪山琴况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3442 日期:2014-06-12 作者小传: 徐上瀛,号石帆,明末清初琴家。約生于明万歴十年(1582),卒于清康煕元年(1662)年。万歴年間曾従陳星源、張渭川学琴,并與嚴徴等交往,后發展虞山派“清、微、淡、遠”的風格,并兼收各家之長而別創一格,成爲明末清初著名琴家,虞山派代表人之一,時人誉爲“今世之伯牙”。 《溪山琴况》作于崇禎十四年(1641)年。“琴况”,即琴(琴音、琴樂)之状况、意態(形)與况味、情趣(神)。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麗而... 详细>>
琴声十六法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3025 日期:2014-06-12 一曰轻 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为主。而轻重持损益之则。其趣自生。盖音之轻处最难。力有未到。则浮而不实。晦而不明。虽轻亦不佳。惟轻之中。不爽清实。而一丝一忽。指到音绽。幽趣无限。乃有一节一句之轻。有间杂高下之轻。种种意趣。皆贵於清实中得之。 二曰松 松。即吟猱妙处。宛转动荡。无滞无碍。不促不慢。以至恰好。谓之松。吟猱之巨细缓急。俱有松处。故琴之妙在取音。取音宛转则情联。松活则意畅。其趣如水... 详细>>
藏琴与传琴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2803 日期:2014-06-12 世界上凡能对历史作一点说明的遗物,大多会有人收藏,一张经历千余年数百年的传延,又大抵历传文人名家之手的古琴,则更是受琴人行家青睐。 古琴与一般乐器不同,不少古琴有着各自象征性的高雅诗意的名字,如“九霄环佩”、“春雷”、“虎啸”等。北京故宫所藏的“九霄环佩”、“玉玲珑”、“大圣遗音”、“飞泉”等几张唐代名琴,不论年其年代、形制、音色堪称奇珍,早已举世闻名。古琴的民间收藏则更是可观,一般弹琴有点年头的琴... 详细>>
略谈新制古琴的选择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3263 日期:2014-06-12 我在大陆时常有人请我帮助挑选古琴,来英国之后也有朋友写信问以如何挑选。初学古琴的朋友要买琴确实很难经常或随时找到有经验的人帮助挑选。所以如果自己有些必要的知识,在专程寻琴或偶然遇到时就可以作个基本判断,最少不至于买个不能用的琴。弹琴的人和只作收藏的人不同,首先是要买一个能用的琴。尤其买新制的古琴如不能用,对弹琴的人来说作摆设都会令人丧气。那么一张能用的琴起码应该有什么样的条件呢? 一、首先要弦能下指... 详细>>
古琴音韵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3243 日期:2014-06-12 清和妙雅的音韵 一、 天、地、人之音 (一)泛音如天 琴的音色,根据弹法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即所谓:泛音、散音、按音。 这三种琴音,可说是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与中国文化中的天、地、人相配。 所谓泛音,即左手触弦如蜻蜓点水,右手同时弹出之音。其音清脆高远,有时若隐若现,轻盈活泼,如天外之声,有“浮云柳絮无根蒂”之喻。故泛音象征天。 琴所弹出的泛音,以七徽为中心,向两侧依次对应升高,约可弹出泛音119个。泛音之... 详细>>
古琴流派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3465 日期:2014-06-12 一、关于琴派的概念 (一)什么是琴派 百家争鸣,对于学术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琴文化自然也是如此。 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师承的琴家的风格也是各有特点而不尽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所以,在琴的领域,也同样有流派之说。 所谓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这里所说的派别,是指依照共同的... 详细>>
古琴美学 栏目:古琴培训 浏览量:2080 日期:2014-06-12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可说是儒家中和雅 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为道家思想的反映。 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简单的、含蓄的、古淡的、阴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很多人於第一次听琴乐时 甚至觉得这件乐器是无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