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选择茶道的由来 栏目:茶道培训 浏览量:1317 日期:2014-06-03 当我们为唐代文化人创造了茶道这一文化形式所感动时,不禁要问,他们为何选择了茶道? 无论是唐代文献还是茶文化史都表明,开元到大历(712~780年)是茶道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说,茶道的兴起和初步发展与唐代文化兴盛有直接关系,这是和唐代文化的宏观风貌息息相关的。一方面,开放的唐代文化政策促进了文化的地域之间和各门类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取士打破魏晋以来的门阀统治,唐代文人士大夫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 详细>>
寻回中国茶艺的本质 挖掘其存在的经济文化价值 栏目:茶道培训 浏览量:1359 日期:2014-05-27 中国人对茶的钟爱和与茶的关联是与生俱来的,可谓是“茶香人生”。饮茶看似再也简单不过的生活现象,在融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风俗习惯之后,便演绎出精彩纷呈、形式多样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茶艺风情。放眼中华大地的茶艺活动,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从各地茶艺馆日常接待客人到各种大小不一的茶会活动,茶艺表演总是重头戏。 所谓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整个品茶过程所体现的美好愈境,是人们... 详细>>
茶佛结缘:悟道如水 栏目:茶道培训 浏览量:1213 日期:2014-05-27 茶言茶语:遇水舍己 济人无数(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茶人做茶数年,每日见形形色色的人,品形形色色的茶,看形形色色关于茶的书,日子过的匆匆。茶人自称雅茗居士。店内壁挂心经,案供观音,却不燃香。手执佛珠,每日素食,却不受戒。每有茶客见之,问:你佛弟子否?茶人难以作答。茶人自觉六根不净,诸恶未戒,不敢称是佛弟子,只好信口说:我奉茶道。然何为茶道?茶人又说不出所以然来。是故,一人独处时常想:什么是茶道? 茶... 详细>>
日本古茶具:博物馆里的茶道轨迹 栏目:茶道培训 浏览量:1537 日期:2014-05-21 这些古代茶具,基本存放于私人美术馆和博物馆中,所以要想在日本一次看完珍贵的茶具文物,几乎完全不可能,主要是因为私人博物馆开放时间不确定,并 且也没有规律可循,全看管理者的安排。有些珍稀器具,基本不对外公开展览。但日本的众多博物馆中的古代茶具,是我们寻访茶道发展道路的重要佐证,所以还是 尽量去开放的博物馆参观了一批珍稀茶具,包括难得一见的曜变天目。 经历了唐宋文化的滋养后,日本文化进入了创造生长期,茶... 详细>>
京都的煎茶道之旅 栏目:茶道培训 浏览量:1670 日期:2014-05-20 刚开始接触煎茶道,也许因为它和中国工夫茶的饮用方式类似,颇有熟悉感,不免有些失望。可是几天观察下来,还是发现了不同处:对物的珍惜,对茶的收敛,包括“一期一会”的思想贯穿,使得煎茶道还是弥漫着浓厚的日本思维。 源于中国明代饮茶方式的煎茶道,在日本发展成了完备的体系,在过去的30年中深刻影响了台湾地区茶人,使得茶道的流传范围更广泛。观看煎茶道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日茶道就是这样互相轮换角色... 详细>>
苏东坡的茶道 栏目:茶道培训 浏览量:1309 日期:2014-05-19 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人,苏轼是既好酒又好茶,这两种爱好很能代表他的性格特质。酒之张扬、豪迈,茶之清雅、闲适,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苏轼以好酒出名,多是因为他的诗词,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如“料峭寒风吹酒醒,微冷”。其实,苏轼喜酒却并不善饮,有“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之文,而对于茶,则大不一样,不仅善饮、善品,而且对于如何煎茶也很有研究。比如在《汲江煎茶》一诗中,就生动地描述了煎茶和饮茶... 详细>>
中式香道会所文化:营造雅致生活 栏目:香道培训 浏览量:1359 日期:2014-05-30 中国历代名流雅士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胸怀表达艺术情操,以“真、善、美”弘扬谦和之仪。他们推崇“仁、义、礼、智、信”,追求自我修养境界。因而,中式香道会所应该弘扬这种传统精神文化,展现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人文情怀,以及天、地、人、己的和谐氛围。 在中国古代,评价文人生活方式与水平高低的标准,有“文人四艺”与“文房四宝”,“四艺”即琴棋书画,(琴指音乐,棋指围棋,书指书法,画指国画),“四宝”指笔墨... 详细>>
香道文化中香料的种类 栏目:香道培训 浏览量:3199 日期:2014-05-16 一般而言,香料是指由富含香气的树皮、树脂、木片、根、叶、花果等所制成的香之原料。依原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旃檀香、沉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薰陆香、安息香等丰富的种类,甚至也有动物的分泌物所成形的香,如龙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产于气候酷热的地区,由于热带地区人体容易产生体垢及恶臭,所以古来为了消除体臭,就将当地盛产的香木制成香料,涂抹于身上,称为涂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内及衣服,称为烧香或薰香。 其中... 详细>>
中国烧香源流简说 栏目:香道培训 浏览量:1609 日期:2014-05-14 烧香是中国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个特点极为引人注目:一是普遍性,汉人烧香,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烧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无处不烧。二是历史悠久,现存文献《诗经》《尚书》已有记载,则其起源必早于诗书时代即西周。三是普及性,几乎做什么都要烧香:对祖宗要烧,对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烧,对动物要烧,对山川树木石头要烧;在庙里烧,在厕所也烧;过节要烧,平常也要烧;作为一种生活情调要烧,所谓对月焚香,对花焚... 详细>>
文人对香道文化的贡献 栏目:香道培训 浏览量:1679 日期:2014-05-10 中国香道文化第一次跃进性的发展出现在西汉时期。其中,以汉武帝为代表的上层统治者起了主导作用,王公贵族对香的大力推崇直接带动了对香的使用。但是,香之所以在后世能发展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艺术品质,则应归功于历代文人。 文人对香道文化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香道文化尚在萌芽状态时,文人们就广泛介入并给予了多方面的推助。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志典籍中,有很多记载都反映了... 详细>>